基礎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結構,如基坑、承臺、框架柱、地梁等。是建筑物的墻或柱子在地下的擴大部分,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上部結構傳下來的荷載,并把它們連同自重一起傳給地基。
那么基礎都有哪些類型呢?小編就基礎形式的分類及其適用范圍給大家整理了以下內容:
基礎的分類
按使用材料
灰土基礎 —— 是由石灰、土和水按比例配合,經分層夯實而成的基礎。
適用范圍:灰土基礎適合于5層和5層以下、地下水位較低的砌體結構房屋和墻體承重的工業(yè)廠房。
灰土基礎的厚度與建筑層數有關。4層及4層以上的建筑物,一般采用450mm;3層及以下的建筑物,一般采用300mm,夯實后的灰土厚度每150mm稱“一步”灰土,300mm可稱為“兩步”灰土。
磚基礎 —— 以磚為砌筑材料,形成的建筑物基礎。
適用范圍:是我國傳統(tǒng)的磚木結構砌筑方法,現代常與混凝土結構配合修建住宅、校舍、辦公等低層建筑。
毛石基礎 —— 是用強度等級不低于MU30的毛石,不低于M5的砂漿砌筑而形成。
適用范圍:毛石基礎的 抗凍性 較好,在寒冷潮濕地區(qū)可用于6層以下建筑物基礎。
混凝土基礎 —— 是以混凝土為主要承載體的基礎形式,分無筋的混凝土基礎和有筋的鋼筋混凝土基礎2種。
鋼筋混凝土基礎 ——同上。
按埋置深度
不埋式基礎 —— 原地面經過夯實后鋪筑薄層砂石和澆筑素混凝土即作為建筑物基礎。
淺基礎 —— 埋置深度不超過5m
深基礎 —— 埋置深度大于5m
按受力性能
剛性基礎 —— 是指抗壓強度較高,而抗彎和抗拉強度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礎。
適用范圍:一般可用于六層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墻承重的輕型廠房。
柔性基礎 —— 用抗拉和抗彎強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礎稱為柔性基礎。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制作。
適用范圍:適用于上部結構荷載比較大、地基比較柔軟、用剛性基礎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。
按構造形式
條形基礎 —— 當建筑物采用磚墻承重時,墻下基礎常連續(xù)設置,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。其基礎長度遠遠大于寬度的一種基礎形式,形狀猶如連續(xù)帶形,因此也稱帶形基礎。
適用范圍:適用于多層民用建筑和輕型廠房。
獨立基礎 —— 一般是用來支承柱子的,按基礎截面形式又分為臺階式(或階梯形)基礎,錐形基礎,杯形基礎。
適用范圍:當建筑物上部結構采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時,在地質條件允許的條件下采用獨立基礎。當建筑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,常采用獨立基礎。(若柱子為預制時,則采用杯形基礎形式)
樁基礎 —— 通過承臺把若干根樁的頂部聯結成整體,共同承受動靜荷載的一種深基礎。
適用范圍:當建造比較大的工業(yè)與民用建筑時,若地基的軟弱土層較厚,采用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,常采用樁基。
滿堂基礎 —— 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、地基承載力很低、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,常將這個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,成為滿堂基礎。
(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。)
筏形基礎 —— 由底板、梁等整體組成。筏形基礎形象于水中漂流的木筏。
筏形基礎又稱筏板基礎,分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,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類型;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兩種形式。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筏板型基礎。而且筏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,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。
適用范圍:一般用于高層框架、框剪、剪力墻結構,當采用條形基礎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時,或當建筑物要求基礎有足夠剛度以調節(jié)不均勻沉降。是目前采用比較廣泛的一種基礎形式。
箱形基礎 —— 由底板、頂板、鋼筋混凝土縱橫隔墻構成的整體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。
適用范圍:當筏形基礎埋深較大,并設有地下室時,為了增加基礎的剛度,將地下室的底板、頂板和墻澆制成整體箱形基礎。箱形的內部空間構成地下室,具有較大的強度和剛度,多用于高層建筑。